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阅读次数:正在读取 /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9-11-15 /【字体:大 中 小】
早在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三个转变”,其中之一是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里所讲的质量是“大质量”,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首先提出了大质量概念,从范畴、过程和结果、组织、系统和特性等5个方面,解释了大质量概念。从范畴上来讲,任何事物都有质量,不仅限于产品、工程和服务,包括经济增长质量、环境质量、教育质量等,特别重要的是发展质量;从过程和结果来讲,过程决定结果,结果才是目的;从组织来讲,质量应渗透到组织的所有机体,包括国家、行业、企业等;从系统来讲,大质量概念要求系统最优,接口可靠;从特性来讲,包括固有特性和人们所赋予的特性,比如,工业产品不仅要考虑性能、可靠性与维修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固有特性,也要考虑经济性、时间性等人们所赋予的特性。
当前,高质量发展正是建立在大质量概念的基础上,特别是要符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除此之外,当前高质量发展和发展质量的提升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融合化,包括四化的融合,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线下线上的融合,二产与三产的融合,生产与服务的融合等。其次是系统化,包括系统中发展战略处于顶端地位,合一的管理体系,全球的采购体系,信息及其控制系统等。第三是精确化,包括顾客需求的精确,市场研究和顾客细分的精确,研发和设计的精确,生产过程的精确,仓储和运输的精确,为顾客服务的精确等。第四是人性化,包括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员工需求的满足、产品和服务人性化的设计,企业文化注入产品和服务等。第五是绿色化,包括全面的资源节约,全寿命周期碳足迹的设计,满足绿色排放要求等。第六是个性化,包括国家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企业特色等。
习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下最大力气抓全面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水平;提高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
这里所说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什么含义呢?与从前所说的全面质量管理(TQM、TQC)有什么区别呢?我想,能够称为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首先从组织角度上讲,管理的对象应该是一个组织(包括企业等);其次从系统上讲,管理要形成一个体系;第三从内涵上讲,管理模式应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原则以及管理技术和方法。那么,我认为现代质量管理只有3种模式,其一,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其二,ISO9000模式,其三,卓越绩效模式。全面质量管理(TQM)模式源于美国发扬于日本,它提出了满足用户要求、“头QC”、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用数据说话、始于教育终于教育、PDCA循环等理念和方法,其问题是没有形成一个组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易落实。ISO9000模式全面吸收了TQM的理念和方法,建立了一个组织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但ISO9001标准其目的仅限于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没有涉及满足组织、员工、供方和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并不涉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质量。卓越绩效模式是按照国家标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来实施的,虽然是参照了美国波多李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标准制定的,但在我参与和审定该国家标准时,结合中国国情加入了发展质量、风险管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建设自主品牌等内容,特别是突出了产品质量在其中的重要性。因此,习总书记和《指导意见》所说的质量管理已经不同于原来的TQM,它是建立在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的,不同于原来的TQM的“三全”,而是提出了“全方位”这个重要的理念,所谓“全方位”也就是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来追求卓越,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可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
——转自《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