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展“绿”,产品“绿”、逛展“绿”,从办展到参展,“绿色”“低碳”成为本届博览会的重要主题。
“全绿电办展”是什么概念?本届博览会呈上了一份新答卷——通过促成博览会主办方与3家风电和1家光伏企业达成绿证交易300张,交易绿电30万千瓦时,实现了博览会100%全绿电供应,这是博览会首次实现全绿电办展。
“此次博览会参与交易的绿电全部来自新疆本地。绿电既满足了主办方低碳用能需求,也为后续筹办大型活动拓展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责刘明兴说。
博览会上,围绕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产品展示层出不穷。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适宜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风电产品。
“中亚已经成为金风科技的核心市场之一。”金风科技副总裁高金山说,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金风科技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超过31.9万千瓦。
展示绿色产品,深化绿色合作。本届博览会上,新能源项目签约屡创新高。在“投资新疆”——产业合作推介对接暨签约活动中,华电新疆公司与哈密市签约264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3亿元,投产后每年新增绿电62亿千瓦时。
乌鲁木齐丰富的“南风北光”资源深深吸引了投资企业的目光。
在“加快推进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落户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两河片区的源网荷储及氢储能调峰电站项目,将搭建新的光伏能源转化通道。源网荷储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总经理陈享东说,项目占地420亩,总投资32.6亿元,预计今年8月开工,明年9月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将助力解决新能源碳路径和碳排放问题。”
看中新疆氢能产业发展优势,博览会上不少企业展示出氢能业务板块内容、制氢设备及材料。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打通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运氢、用氢全流程。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阳贤介绍,目前已投运一座加氢站,首批氢能重卡已在白石湖露天煤矿倒短运输煤炭。
从成果展示,到谋求合作,再到实际行动,绿色发展、新能源成为本届博览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也为全社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示范。
数字人、虚拟实验教学、AI+数字生活、AI大模型、AI+智慧城市、AI+政务、数智棉花、智慧矿山、智能建造……本届博览会上,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创新力、带动力的首发、首展、首秀频频亮相,引领发展新趋势、新热点、新动向。
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置中央企业馆、专精特新企业馆、粤港澳地区企业馆和新疆“八大产业集群”产业链链主企业馆等。
熠熠生辉的“大国重器”、自主研发的“智能建造”让人眼前一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在博览会上展示了其蕴藏的“大能量”。
世界首台铁路桥梁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整体式主轴承、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60多件展品,多项技术全球领先。
在本届博览会上,不仅有中国铁建带来的“大国重器”,中国航天科技、中国东方电气、中国华电、中核集团等都展示了多款“世界首台”“全球最大”“世界最高”“国产最大”“全国首个”等模型样机,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博览会上,更多企业开始摆脱对传统增长路径的依赖,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协同上下游加快发展。
在建筑行业主题展区,被称为“空中建造工厂”的“轻型造楼机”吸引着国内外观众。
“这是一款集各类施工装备与材料堆场等功能于一体的整体性封闭空间作业平台。”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技术中心业务经理赵刚介绍。
“轻型造楼机”4天就能建好一层楼,每完成一层楼施工后,材料和设备就可以直接“爬往”新楼层,施工效率比传统建造方式提速30%左右。
新疆本土企业更是借助博览会的平台加快融入世界的步伐。铁建重工研发的国内首台智能高效番茄收获机首次亮相并成功交付。
这台番茄收获机的设计收获效率高达80吨/小时,最高田间作业速度可达9千米/小时,最大卸料高度4.2米,适应不同宽度的番茄种植带。
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源认为,中国—亚欧博览会这个平台,既是对企业制造和研发能力的展示,也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契机。
同时,本届博览会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上千家优质企业亮相,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品集中展示,背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持续构建,也为海内外市场注入新动能。
通过本届博览会可以看到,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中国制造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坚定不移的开放姿态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进一步筑牢外贸“韧实力”。
本届博览会上,来自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企业及机构开展商贸活动、进行文化交流、寻找“丝路新机遇”。
塞尔维亚第一商会会长吴巍说,塞尔维亚首次在博览会独立设馆,通过博览会这个国际平台展示了特色产品,这是向中国市场推广塞尔维亚产品的重要通道。
中国—亚欧博览会是我国与亚欧国家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是助推“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更是综合性高水平展会平台。
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来搭乘这列“快车”,同时众多“头回客”也逐渐成为“回头客”,展商“朋友圈”不断扩容。
各国参展商纷纷认为,本届博览会为中外参展商了解市场动态、寻找合作伙伴、拓展业务范围提供了有效渠道,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亚欧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除了展示展览外,博览会还搭建了以推介、洽谈、对接、签约为主的合作交流平台,举办了46场特色突出、特点鲜明的国内国际贸促活动,促成了一份份采购订单的落地、一次次战略合作的牵手,打造务实合作新的增长点。
本届博览会上,无论是达成的意向订单金额还是采购商人数,都远超预期。
“我们已同周边七八个国家达成合作意向,三文鱼国际订单正在稳步增长。”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如说。
张玉如说,今年预计产出7700吨三文鱼,占国产三文鱼市场份额的40%左右。海外市场方面,企业已经实现东南亚地区全覆盖,今年出口额预计达5000万元。
“我们出口的另一个目标市场是欧洲,目前已经有执行订单。未来,国际业务将占到天蕴三文鱼产品的40%左右。”张玉如说。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都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今年带来了6款产品进行展示,包括挖掘机和装载机等。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了200万元左右的订单。“借助中国—亚欧博览会这个平台,我们希望向全世界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同时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公司产品应用高级工程师肖振烈说。
“买全球”“卖全球”,随着高水平开放的持续推进,在博览会这个大平台,中国与亚欧国家的市场潜力将被充分释放。
博览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人文交流的舞台。
哈萨克斯坦的冬不拉演奏、马来西亚的特色文艺表演、乌拉圭展示的足球文化等,本届博览会上展览展示异彩纷呈,文明交流互鉴互通。
走进国际展区,马来西亚展馆的“国家级舞者”穿着鲜艳服饰、伴随音乐起舞。“借助博览会,希望更多中国人可以了解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马来西亚旅游局工作人员克里斯缇娜·黄说,他们为此次博览会带来了12名“国家级舞者”,现场表演歌舞,希望加深两国人文交流。
今年的博览会上,老字号品牌、传统文化展区人头攒动,吸引无数中外参展商驻足。
新疆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展区,既有欢快的新疆舞表演,又有积淀着岁月厚重的非遗文创产品,千余种商品被分为4个区域展示,分别是非遗文化区、特色工艺区、新疆特产区和中亚特色区,商品各具特色,令人眼花缭乱。
作为新疆老字号代表企业,新疆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从首届博览会开始,一届不落地参与。
新疆二道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阳说,利用博览会的平台,宣传推介新疆特色,广交四海客商。“二道桥大巴扎的不少客商都是在博览会上结识、洽谈,最后成为合作伙伴的,比如上届博览会上,我们就成功引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客商,本届博览会上还展出了他们的商品。”
本届博览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外文化展示周,通过精品剧目展演、美术展览和特色旅游演艺等,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洁在“机遇中国 开放新疆”宣介会上说,通过举办多场品牌国际交流活动,展示和传递了“艺术繁荣、文化开放”的新疆形象。
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新疆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朋友圈”越扩越广,带动入境游不断升温。今年1月至5月,新疆接待入境游客172.62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7.64%和276.70%。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前7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已吸引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200多家国内外展商来到新疆,参展观众达216万人次。今年,1900余家企业齐聚一堂,再次体现了博览会强大的吸引力。
在沟通中增益彼此福祉,在开放中共创美好未来。中国—亚欧博览会为世界了解新疆打开窗口,成为亚欧各国在开放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的高光时刻,也为各方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