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最新新闻
点击热门新闻
发挥质量统计分析作用的建议
阅读次数:正在读取 /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4-03-07 /【字体:

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质量强国的战略方针,纲要中提出:“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顾客满意指数以及质量损失率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各地方、各行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及质量竞争力水平,比较研究国内外质量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验证质量水平,进行质量评价,将质量数据作为落实质量责任、健全质量考核机制的依据,是贯彻《质量发展纲要》的前提。

    功能及指标体系

    《商检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应当及时收集和向有关方面提供进出口商品检验方面的信息。”明确要求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认真统计进出口商品质量数据。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是《商检法》赋予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责,是质检部门履行宏观质量管理职能的基础性工作,是质检部门促进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质检部门把关服务见成效的重要体现。

    首先是促进检验监管自身发展。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特别是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重点商品和敏感消费品的质量动态分析,从而及时制订、调整相关检验监管政策措施,防范工作风险,改进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检验监管工作效能。

    二是为地方外贸进出口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质量状况分析“进政府”,提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质量水平提升的近期及长期目标和措施,通过政府决策层面,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外贸发展战略。

    三是服务企业提升质量水平。质量分析工作逐步将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等纳入分析范畴,为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对市场风险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是服务社会公众。通过向社会公众定期、不定期地公布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结果,帮助公众了解进出口商品质量状况,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进出口产品质量统计分析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进出口检验、国外反馈信息等环节中发现或者检出的问题,如产品型式试验检出的不合格、进出口产品不合格率、进出口产品抽检不合格率等统计指标。

    存在的问题

    自质量统计分析工作展开以来,全系统在机制建立、队伍建设、服务发展、理论研究等方面扎实推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纵观全局,结合上述的关联性分析,当前质量统计分析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制约着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一是统计规范不够完善,技术规范不统一。《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管理规定》对加强和规范质量分析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起到了保证作用,但统计规定中统计技术体系方面的内容较少,一线检验的部门及人员对出口产品合格率与出口产品不合格率等统计概念、术语、方法理解不够,数据口径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出口产品合格率理解不一,衡量出口产品合格率时过度依赖出口检验不合格率的数据。

    二是宏观质量的趋势分析不够重视。对质量的总体情况把握不够全面,与政府、企业所期望的需要从行业发展、商品大类、宏观经济形势、国际视野等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质量分析内容深度不够,缺失质量发展的趋势性分析,对质量波动规律的认识不准,在质量宣传中有时明显违背质量发展的规律;制定的质量发展目标成为“倒退目标”,例如,某省《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确定的未来10年质量发展目标“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指标既没有从现状去分析,又没有把握质量发展的趋势规律。

    三是质量统计数据顺应公众的期盼不够。统计数据受“政绩观”的影响,统计攫取的数据具有选择性,以政绩数据代替了质量数据,过多地采用了“不合格率”等学术性数据,让公众对数据看不懂,对数据不相信,做出错误的理解,产品的合格率不是100%减不合格率,那究竟是多少?统计数据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质量数据没有顺应公众对质量越来越好、安全越来越高的期盼。

    对策与建议

    一是树立质量统计分析“提质量”的价值取向。质检总局提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指导方针,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形成合力抓质量,抓质量的成效以什么来衡量,质量水平提升了多少,质量问题解决了多少,也要以数据说话,凭事实作证。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是贯彻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的需要,是衡量质量发展水平及目标的重要手段。做好质量分析、用好质量分析的工作机制,使质量分析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才能有效发挥质量分析在质量提升中的驱动作用。

    二是要把质量的趋势性分析研判作为质量分析的重点。质量分析要为抓质量派用场,最终能进入决策。加强数据分析和风险研判,通过质量分析,掌握进出口商品总体质量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以质量分析报告的形式及时向地方政府通报进出口商品质量动态,增强地方政府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调动其参与质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各级政府实施“以质取胜”、“质量兴省”战略、制定质量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增长、应对市场风险等建言献策,服务政府宏观质量管理。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关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若干意见,但把出口质量合格率作为发展指标的省份很少,即便有水平也比较低。

    三是质量统计分析要适应检验检疫监管的新变化。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质量指标的统计要围绕质量的主体。质量分析要成为检验检疫系统服务进出口企业的重要手段,在帮助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规避贸易风险、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质量分析要适应检验检疫从管产品到管企业的转变,质量分析要与行业发展特点相结合,与分类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相结合,有效运用进出口商品的统计数据,提出加强进出口商品宏观质量管理的措施,为调整检验监管工作重点提供支持。

    四是要把队伍建设作为提高质量分析水平的关键。质量统计要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必须加强质量分析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政绩观,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意识,把实事求是作为履行职责和义务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尊重客观事实,反映质量规律,真正把好质量分析关,保证质量分析数据真实、内容可信。

                                                       摘自《中国质量网》